【植树问题练习题,带答案,两端都种】在小学数学中,植树问题是常见的应用题类型之一,主要考察学生对“间隔”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尤其是“两端都种”的情况,是这类问题中最基本的模型。以下是一些关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练习题,并附有详细解答,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基础题型
1. 一条路长2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解答:
总长度为2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说明间隔数为:
20 ÷ 5 = 4(个间隔)
因为两端都种,所以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4 + 1 = 5(棵)
答: 一共可以种5棵树。
2. 小明家门前有一条长30米的小路,他想在小路的两端都种上树,每隔6米种一棵,问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解答:
间隔数:30 ÷ 6 = 5
棵数:5 + 1 = 6
答: 一共要种6棵树。
3. 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40米,如果沿着花坛周围每隔8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问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解答:
注意:这是环形问题,不是直线,因此间隔数等于棵数。
40 ÷ 8 = 5
答: 一共可以种5棵树。
二、进阶题型
4. 在一条长100米的公路两旁种树,每边都从起点到终点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问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解答:
每边种树数:100 ÷ 10 + 1 = 11
两边共种:11 × 2 = 22
答: 一共要种22棵树。
5. 某小区要在一条长60米的林荫道上种树,两端都种,每隔5米种一棵,但中间有一座小亭子,占地2米,不种树。问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解答:
原本的总长度为60米,减去亭子占的2米,实际可种树的长度为:
60 - 2 = 58 米
间隔数:58 ÷ 5 = 11.6 → 取整数部分为11个间隔
棵数:11 + 1 = 12
答: 一共能种12棵树。
三、综合应用题
6. 一个操场四周种树,周长是120米,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问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解答:
这是一个环形问题,间隔数等于棵数:
120 ÷ 10 = 12
答: 一共可以种12棵树。
7. 一条长80米的街道,从头到尾种树,每隔8米种一棵,两端都种,问需要种多少棵树?
解答:
间隔数:80 ÷ 8 = 10
棵数:10 + 1 = 11
答: 需要种11棵树。
四、拓展思考题
8. 如果在一条直线上种树,两端都不种,那么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答:
当两端都不种时,棵数 = 间隔数 - 1
例如:10米的路,每隔2米种一棵,两端都不种,则间隔数为5,棵数为4。
9. 如果只种一端,另一端不种,那么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是什么?
解答:
此时棵数 = 间隔数
例如:10米的路,每隔2米种一棵,只在一端种,则间隔数为5,棵数也为5。
总结:
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棵数 = 间隔数 + 1
在“只种一端”的情况下,棵数 = 间隔数
在“两端都不种”的情况下,棵数 = 间隔数 - 1
而在“环形”或“封闭路线”中,棵数 = 间隔数
通过这些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规律,并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