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4冲击钻成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4冲击钻成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17:47:48

4冲击钻成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用冲击钻机进行成孔施工的灌注桩工程,适用于各类建筑、桥梁、隧道等基础施工项目。适用于软土、砂层、砾石层及风化岩层等地质条件下的灌注桩施工。

二、施工前准备

1. 技术交底

施工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明确桩位布置、桩径、桩长、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技术参数,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与操作培训。

2. 场地清理与平整

清理施工现场障碍物,确保场地平整,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临时道路和施工平台,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3. 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使用全站仪或GPS进行定位,确保桩位偏差不超过设计要求。设置控制点并做好标记,便于后续施工复核。

4. 设备检查与调试

对冲击钻机、泥浆泵、钢筋笼吊装设备、混凝土输送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对钻头、钢丝绳、导向架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

三、施工工艺流程

1. 桩位定位

按照设计图纸确定桩位,用木桩或钢筋固定桩位中心点,并在周围设置护桩,防止施工过程中移位。

2. 埋设护筒

在桩位处埋设护筒,护筒应垂直、稳固,其底部应进入密实土层,顶部高出地面30cm以上,防止泥浆溢出和地表水流入孔内。

3. 钻机就位

将冲击钻机移至桩位,调整钻机位置,使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确保钻机平稳、垂直。

4. 钻进成孔

启动冲击钻机,开始钻进。钻进过程中应保持钻机稳定,控制钻进速度,避免塌孔或卡钻。根据地质情况适时调整泥浆比重,保持孔壁稳定。

5. 清孔处理

钻至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进行清孔。采用掏渣法或换浆法清除孔底沉渣,确保孔底干净,满足设计要求。

6.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按设计规格加工,焊接牢固,主筋间距均匀。吊装时采用双点起吊,保持钢筋笼垂直,缓慢下放,防止碰撞孔壁。

7. 混凝土灌注

灌注前检查导管密封性,导管底部距孔底高度控制在30-50cm之间。混凝土应连续灌注,防止断桩或夹泥。灌注过程中应随时测量混凝土面高度,控制灌注速度。

8. 桩顶处理

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及时拔出导管,清理孔口残留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预留桩顶长度,必要时进行凿除处理。

四、质量控制要点

1. 成孔质量

成孔后应检测孔深、孔径、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2. 钢筋笼质量

钢筋笼焊接应牢固,主筋间距、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之间,搅拌均匀,运输过程中不得离析。

五、安全文明施工

1. 施工安全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程,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严禁酒后上岗,禁止违章操作。

2. 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粉尘污染,合理处理泥浆和废弃物,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 问题 | 原因 | 处理措施 |

|------|------|----------|

| 卡钻 | 地层变化、钻头磨损 | 更换钻头,调整钻进速度,适当加大泥浆比重 |

| 塌孔 | 泥浆比重不足、孔壁不稳定 | 提高泥浆比重,加强护壁措施 |

| 导管堵塞 | 混凝土离析、导管密封不良 | 检查导管密封性,调整混凝土配比 |

七、验收标准

1. 桩位偏差 ≤50mm

2. 桩径偏差 ±50mm

3. 桩垂直度偏差 ≤1%

4. 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5. 桩身完整性检测合格

八、附录

- 附件1: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表

- 附件2:钢筋笼加工验收表

- 附件3: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本作业指导书为现场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