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董宣文言文翻译复述】《强项令》是出自《后汉书·董宣传》中的一篇历史人物传记,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官员——董宣的故事。这篇文章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董宣的个性与事迹,展现了他坚持正义、不屈服于权势的精神风貌。
原文中,“强项令”指的是董宣在担任洛阳令时,因拒绝向公主低头而被称为“强项”,意为“强硬的脖子”,象征其刚直不阿的性格。故事的核心围绕董宣如何依法惩治犯罪、维护法律尊严展开。
董宣在任洛阳令期间,曾因严惩违法的湖阳公主的家奴而引起公主不满,甚至威胁要向皇帝告状。然而,董宣并未因此退缩,反而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强调“天子不与民争利”,并指出自己作为地方官的职责是依法办事,不能因权贵而徇私。最终,皇帝被他的正直所打动,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嘉奖了他的公正执法。
董宣的事迹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官廉吏的推崇。他的行为虽然触怒了权贵,但正是这种不屈服于权力的态度,使他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这篇《强项令》不仅是对董宣个人品格的颂扬,更是对法治精神和道德操守的弘扬。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公与压迫时,应有勇气站出来,坚守原则,不为外力所动摇。
通过这一故事,我们能够看到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对于“正直”与“公正”的高度重视,也感受到历史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独特价值。董宣的形象,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激励着后人追求正义、坚持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