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第卷二十四(middot及郦道元原文及翻译)】《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内容详实,文笔优美,不仅记载了全国主要河流的水系分布,还融合了历史、民俗、物产等多方面信息。其中,《水经注·卷二十四》是全书的重要部分,详细记录了北方地区多条河流的流经情况及其沿岸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一、原文节选
卷二十四原文(节选):
> “河水自龙门北流,经夏阳之南,又东北流,至高都之西。其水清浊异色,冬则凝冻,夏则湍急。其地多山,山多林木,有鹿、獐、狐、兔之属,人以猎为业。”
> “济水出王屋山,东流至荥阳,入于河。其水清而甘,民多饮之。又有鱼盐之利,故人富庶。”
> “淮水自桐柏山发源,东南流,过寿春、合肥,至淮口入海。其水广深,舟楫往来,商贾云集。”
二、白话翻译
黄河从龙门向北流去,经过夏阳的南边,再往东北方向流,到达高都的西边。这条河的水颜色清澈与浑浊不同,冬天会结冰,夏天则水流湍急。这里多山,山上多树木,有鹿、獐子、狐狸和兔子等动物,人们以打猎为生。
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向东流到荥阳,汇入黄河。济水水质清澈甘甜,当地人多饮用它。此外,这里还有鱼盐的资源,因此人民生活富足。
第三段:
淮水从桐柏山发源,向东南流,经过寿春、合肥,最终在淮口流入大海。淮水宽广而深邃,船只往来频繁,商贩聚集,是一个繁华的水路交通要道。
三、赏析与意义
《水经注·卷二十四》不仅是对河流的地理描述,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郦道元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北方地区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风情。他不仅关注水文特征,还注重当地的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全面的地理观。
此外,该卷中提到的“济水”“淮水”等河流,在今天的地图上仍可找到对应的位置,说明郦道元的记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他的文字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地理资料,也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经济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结语
《水经注》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巅峰之作,其价值不仅在于对自然地理的详尽记录,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深度。《卷二十四》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与深入研究。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卷目或具体段落的解读,欢迎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