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及)标准文件)】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国家于2001年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该标准成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业环保行为的重要依据。
该标准主要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明确规定,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排放限值,推动养殖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标准内容涵盖了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限值、监测方法以及管理要求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在废水排放方面,标准明确了COD(化学需氧量)、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的限值,并根据养殖规模的不同设定相应的排放标准。对于大型养殖场,要求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同时,鼓励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对环境的直接污染。
在废气排放方面,重点控制恶臭气体、氨气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规定了养殖场周边空气中氨气浓度的限值,并要求采取有效的除臭措施,如使用生物滤池、喷淋降解等技术手段,降低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固体废弃物管理也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粪便作为主要的固体污染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标准鼓励推广粪污还田、沼气发电等综合利用方式,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标准还对畜禽养殖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排污申报、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等内容,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
总体来看,《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是我国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领域的一项重要法规,为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步,未来该标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