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荣《远去的乡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12091955】《远去的乡村》是当代作家李汉荣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逐渐消失的现实。通过对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童年记忆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深深的眷恋与惋惜。
一、阅读理解题
1. 文章开头提到“远去的乡村”,这里的“远去”指的是什么?
答:这里的“远去”不仅指乡村地理上的远离,更象征着乡村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正在逐渐消失。
2. 李汉荣在文中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答:文章中提到了老槐树、石磨、溪水、稻田、萤火虫等自然景物,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质朴、充满生机的乡村氛围。
3. 文章中提到“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乡村生活的怀念与无奈,也暗示了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与失落感。
4. 作者为何将乡村比作“一首未写完的诗”?
答:这个比喻表达了乡村生活虽有未尽之处,但因其纯真、自然、充满诗意而令人难以忘怀。同时,也暗示了乡村正逐渐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乡村是心灵的故乡”的理解。
答:乡村承载着人们的童年记忆、亲情与乡愁,是人们心灵深处最温暖、最真实的归属。即使现实中的乡村已不再如从前,但那份情感却永远留在心中,成为心灵的故乡。
二、赏析题
1. 分析李汉荣在本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
答:李汉荣在文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乡村的景象跃然纸上。同时,他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张力。
2. 文章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
答:文章语言优美、朴实,富有诗意。作者善于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句,唤起读者对乡村生活的共鸣与思考。
三、拓展思考
1.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答: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加强乡村教育、鼓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式,让乡村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2. 如果你是李汉荣,你会如何表达对“远去的乡村”的情感?
答:我会用更加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乡村的每一个瞬间,让那些即将消失的风景、声音、气息,成为永恒的记忆。
结语:
《远去的乡村》不仅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散文,更是一首关于乡愁与记忆的诗。它提醒我们,在追逐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要忘记那些曾经滋养我们的土地与情怀。乡村,是我们心灵的根,也是我们精神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