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ppt课件】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对印度舞蹈的描写手法。
- 学习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与艺术特色。
-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捕捉细节、品味语言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印度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欣赏美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印度舞蹈的美。
- 理解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舞蹈的赞美之情及文化内涵。
- 如何将语言赏析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一段印度舞蹈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
-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式的舞蹈?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冰心笔下的《观舞记》,看看她是如何用文字描绘舞蹈的。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轻盈”、“颤动”、“斑斓”等。
- 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文是通过描写一场印度舞蹈表演,抒发对舞蹈艺术的赞美。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分段落分析:
- 第1—3段:介绍观舞的场景与人物,营造氛围。
- 第4—7段:详细描写舞蹈动作、神态、服饰等,突出舞蹈的灵动与美感。
- 第8—9段:总结感受,表达对舞蹈艺术的敬仰。
-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如银铃般清脆”、“像流水般柔美”,并分析其作用。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印象最深的舞蹈画面,并尝试模仿文中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
4. 合作探究(10分钟)
- 小组讨论:
- 冰心为什么会对这场舞蹈产生如此强烈的感动?
- 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印度文化的尊重与赞美?
-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5. 总结升华(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语言之美与艺术之魅。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提升审美能力。
- 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观看过的一场表演(可以是舞蹈、音乐、戏剧等),要求运用本文中学到的描写手法。
四、板书设计
```
《观舞记》
——冰心
一、内容概要:
观看印度舞蹈,赞美舞蹈之美
二、写作特点:
1. 细腻描写
2. 多种修辞(比喻、排比、拟人)
3. 情感真挚
三、思想主题:
赞美舞蹈艺术,表达对异国文化的尊重与喜爱
```
五、教学反思(可选)
-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语言赏析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应加强引导与鼓励。
- 对于文化背景的讲解不够深入,可在后续课程中补充相关知识。
六、拓展延伸
- 推荐阅读:冰心其他散文作品,如《繁星》《春水》等。
- 观看其他艺术家对舞蹈的描写,如老舍、朱自清等人的作品。
- 了解印度文化与舞蹈的相关知识,拓宽视野。
七、课后作业建议
- 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观舞记》的理解与感受。
- 收集有关印度舞蹈的资料,制作一份简单的手抄报。
八、教学资源推荐
- 视频资源:印度古典舞蹈片段
- 图片资源:印度舞者服饰、舞台布置
- 音乐资源:印度传统乐器演奏曲目
九、结语
《观舞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欣赏舞蹈之美,也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艺术与美好。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始终保持一颗热爱艺术、珍惜美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