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童话故事教案《小兔子找太阳》】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和作用。
2. 语言目标:能听懂并复述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含小兔子、太阳、月亮、星星等形象)
- 小兔子头饰若干
- 太阳、月亮、星星的卡片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戴上小兔子头饰,模仿小兔子的声音说:“我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可是我找不到太阳了,你们能帮我吗?”
引导幼儿思考:“太阳是什么样的?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它吗?”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
“有一天,小兔子在森林里玩耍,突然发现天黑了,他问妈妈:‘太阳去哪儿了?’妈妈说:‘太阳还在天上呢!’小兔子决定去找太阳。他先遇到了月亮,月亮说:‘我不是太阳,我是晚上才出来的朋友。’他又遇到了星星,星星也说:‘我不是太阳,我只是夜晚的小灯泡。’最后,小兔子终于找到了太阳,太阳笑着说:‘我每天都照耀着大地,给你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3. 互动讨论(5分钟)
- 提问:“小兔子一开始找到了谁?他们是谁?”
- 引导幼儿说出太阳的特点:“太阳是红色的、圆圆的、会发光。”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太阳:“你什么时候看到过太阳?它给你什么感觉?”
4. 游戏活动(10分钟)
游戏名称:找太阳
玩法:教师将太阳、月亮、星星的卡片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幼儿分组寻找,找到后说出“这是太阳!”并模仿太阳的动作(如张开手臂、微笑等)。
5. 延伸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画太阳,并贴在教室墙上,布置成“太阳乐园”,让幼儿感受到阳光带来的温暖与快乐。
四、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初步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并在游戏和讨论中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游戏和互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今后可增加更多感官体验,如触摸太阳光的温暖、观察阳光下的影子等,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