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题)(-及360)】在语文学习中,古诗文阅读是重要的一部分。2020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语文试卷中,便出现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并配以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峨眉山月歌》原文如下: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通过描绘峨眉山上的秋夜月色,以及诗人乘舟远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半轮秋”点明时节,也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影入平羌江水流”则将月光与江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后两句写诗人离开清溪,前往三峡,心中却始终牵挂着远方的朋友,情感真挚动人。
在中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查点包括:诗歌内容的理解、意象的分析、情感的体会、语言特色等。例如,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 诗中“峨眉山月”这一意象有什么作用?
2. “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3. 诗人为什么“思君不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示例:
1. “峨眉山月”既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为全诗奠定了清冷、悠远的基调。
2.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月亮的倒影比作随江水流动的影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色与江水的交融。
3. 诗人因旅途遥远,无法见到友人,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总的来说,《峨眉山月歌》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更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通过研读这首诗,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理解力。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掌握这类经典篇目的赏析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