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小动物运动会.】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数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激发孩子兴趣、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我们设计了一节以“小动物运动会”为主题的数学活动课。
课程开始时,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森林里即将举行一场特别的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孩子们被这个有趣的情境深深吸引,纷纷举手表达自己想看到哪些动物参赛。老师顺势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通过图片展示,帮助他们认识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名字。
接下来是数学环节。老师设置了几个与运动会相关的任务,比如“数一数有多少只小兔子在跑步”、“比一比谁跳得远”等。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模型,进行数数、比较大小、排序等基础数学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结果,如“小熊跑得比小兔快”、“小猫跳得最远”。
为了增强互动性,老师还设计了一个“小动物接力赛”的游戏。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轮流完成不同的数学任务,如按颜色分类、按数量排列等,完成后才能继续下一关。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
最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回顾今天的活动,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孩子们积极发言,有的说“我学会了数数”,有的说“我知道了谁大谁小”。老师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数一数家里有几件衣服、几把椅子等,让数学融入生活。
这节“小动物运动会”数学课,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也让数学变得更有温度和趣味。通过贴近生活的场景设计,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同时也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