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1全国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1全国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13:43:17

2011全国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在众多考生中,有一篇作文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了阅卷老师,成为当年江苏卷的优秀范文。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更体现了对生活、社会与人性的深入思考。

题目是“拒绝平庸”,这是一道极具开放性的作文题。面对这样的题目,许多考生选择了常见的议论文结构,从历史人物、名人名言入手,论述如何避免平庸、追求卓越。然而,这篇作文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展开,用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传达出对“平凡”与“不凡”的独特理解。

文章开头并未直接点题,而是以一个日常场景切入:一位老人在街角卖糖画,他的手粗糙,动作缓慢,却始终专注而认真。作者观察到,这位老人每天都会准时出现,风雨无阻。他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这是他一生的坚持。这个细节让作者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不平庸”?

接下来,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儿时的经历,讲述了与这位老人的互动。小时候,他常常被糖画吸引,但总是匆匆离去;长大后,他才明白,这位老人的“坚持”远比“技艺”更珍贵。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梦想,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平凡中活出了尊严与意义。

文章并没有一味强调“不甘平凡”,而是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观点:平庸并非失败,关键在于是否活得有尊严、有价值。那些默默无闻却坚守初心的人,同样值得尊敬。这种观点既贴近现实,又富有哲理,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结尾部分,作者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他提到,无论是街头卖艺的艺人,还是田间劳作的农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他们或许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不平庸”的真正含义——不是与他人比较,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

这篇作文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不仅因为其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更因为它在立意上突破了常规,以小见大,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它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刻意模仿名家风格,而是以真诚的态度,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可以说,这篇作文不仅是对“拒绝平庸”这一题目的精彩回应,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不平庸,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去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