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一、活动名称:
中班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儿歌,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双手,感受双手的灵巧与作用。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3.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现,增强自信心和参与感。
三、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熟悉儿歌内容,准备好音乐伴奏。
2. 准备相关图片或实物道具(如小手模型、手套等)。
3. 教室环境布置温馨,适合进行音乐和肢体活动。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与幼儿互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身上最聪明的‘小帮手’是谁吗?它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比如吃饭、写字、画画……你们猜猜是谁?”
引导幼儿说出“手”,并展示自己的手,让幼儿观察和模仿动作。
2. 学习儿歌(10分钟)
教师播放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带领幼儿一起听一遍。
随后,逐句教唱,配合简单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例如:
“我有一双小小手,长长的手指头,
拍拍手,跺跺脚,转个圈儿笑开口。”
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增强趣味性。
3. 拓展活动(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小手还能做什么?”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分享。
然后进行“小手大比拼”游戏,如:
- 用手指夹豆子、穿珠子;
- 手指拼图、画画等。
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手的重要性。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儿歌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说说“我的小手会做什么”,并尝试记录下来。
五、活动延伸:
1.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2.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爱护双手,不随便咬指甲、不乱抓东西。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儿歌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表达能力。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化的活动,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与价值。
注:本文为原创教案内容,适用于幼儿园中班教学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