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的意思(忝字的笔顺拼音及读音部首笔画)】“忝”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一些正式或文言文中仍会遇到。它是一个带有一定谦辞意味的汉字,常用于表达自谦或表示自己地位低微、能力不足等含义。下面我们将从字义、读音、部首、笔画以及书写顺序等方面来详细解析这个字。
首先,“忝”的拼音是“tiǎn”,声调为第三声。它的本义是“辱、愧”,常用于自我贬低,如“忝列门墙”、“忝居高位”等,意思是“有愧于……的位置”或“感到羞愧地处在某个位置”。这种用法多见于古代文献或书面语中,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从字形结构来看,“忝”字由“天”和“心”两个部分组成,属于上下结构。其部首为“天”,共有11画。在书写时,先写上面的“天”字,再写下面的“心”字,整体结构较为紧凑。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忝”字的笔顺:
1. 撇
2. 横撇
3. 横折钩
4. 横
5. 竖
6. 横折
7. 横
8. 撇
9. 捺
10. 竖
11. 横
注意:虽然“忝”字的结构看似简单,但书写时仍需注意各笔画之间的比例与衔接,以保证字形美观。
此外,“忝”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通常被归类为生僻字,因此在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但在文学、书法、古文研究等领域,它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一下,“忝”字主要表达的是“自愧不如”或“感到羞愧”的意思,读音为“tiǎn”,部首为“天”,共11画。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建议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含义,避免误用。
如果你对古文字或汉字演变感兴趣,也可以进一步研究“忝”字的历史来源及其在不同朝代中的使用情况,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