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留客》是唐代诗人张旭的一首山水诗,全诗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留宿的挽留之情。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篇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原文: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闲门向山路,深巷隔云林。
野径入幽草,春溪响暮禽。
谁言千里远,心近即同襟。
翻译:
山间的风光让鸟儿欢欣,潭水的倒影使人心境空明。
闲静的门面向山间小路,深邃的小巷被云雾和树林隔开。
荒野的小路通向幽深的草地,春天的溪水回响着黄昏的鸟鸣。
谁说相隔千里远?只要心灵相近,便是知己。
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诗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尤为经典,既写出了山中景色的美丽,也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精神状态。
后几句则通过描绘山中幽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挽留。诗中“谁言千里远,心近即同襟”一句,更是点明了主题——即使身处异地,只要心意相通,便如近在咫尺。这种情感真挚而含蓄,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1.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诗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前句从视觉角度描写山中景色的明媚,后句从心理角度写出诗人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平和的情感。
2. “闲门向山路,深巷隔云林”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描绘了一幅山中幽静、远离尘嚣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氛围。
3. “谁言千里远,心近即同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心灵相通的重视,即使距离遥远,只要心近,便是知己。
结语:
《山中留客》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表达友情与人生哲理的佳作。它用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与细腻的心灵世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思考。